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將黨史教育與專業(yè)課教學有機結合,推動課程思政與專業(yè)實踐深度融合,尤其在“VR+教育深度融合 創(chuàng)新思政課程”育人模式上成果顯著。
“北斗星?天工夜話”:打造沉浸式實景黨課
5月22日晚,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仙女湖“一站式”學生社區(qū)成功舉辦了以“星耀天工 語潤心田——為什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為主題的“北斗星?天工夜話”系列活動。此次活動采用“理論宣講+實踐分享+釋疑解惑”的多元形式,將學校的“北斗星?紅智”黨建品牌與天工文化深度融合,為智能制造與建造學院的50余名青年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實景黨課和大思政實踐課?;顒又校瑤熒鷤儑@主題深入探討,從理論層面明晰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重要地位,又結合實踐分享,深刻領悟了其在實際生活與專業(yè)學習中的指導意義。
“謝老師諸多新穎觀點,讓我耳目一新,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不僅為科技發(fā)展方向提供根本思想指引,更通過辯證唯物主義方法深化了技術實踐與社會生產(chǎn)的有機統(tǒng)一。身為青年大學生,我定牢記新時代擔當使命,以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在黨的旗幟下,將知識與熱情投入科技事業(yè),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span>2024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2班馮志波有感而發(fā)。
一直以來,學校將“北斗星”黨建品牌與天工文化深度融合,通過構建“讀書有沙龍、學科有競賽、講臺擺擂臺、論壇連歌壇”的獨特校園文化,讓師生深刻領略到文化的魅力。
思政VR實踐中心:科技賦能思政教育
“非常有幸參與學校VR思政課,馬克思學院謝廣深老師授課,案例豐富,干貨滿滿,讓我們印象深刻。通過VR現(xiàn)場體驗,讓我親身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從中汲取了奮進新時代的力量,讓我們更加堅定地高舉旗幟跟黨走?!?/span>2024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2班的潘世延有感而發(fā)。
據(jù)悉,江西工程學院思政VR實踐中心占地310平方米,配備了先進的設備,包括XR黨建工作站機一臺,黨建VR虛擬現(xiàn)實頭戴式顯示設備30臺,AR臺機一臺,投影一體機2臺,電腦30臺等。該中心內部設有三面黨建墻、XR體驗區(qū)、VR體驗區(qū)、AR體驗區(qū)、教學區(qū)等多個功能區(qū)域。黨建墻分為四個板塊,涵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黨的光輝歷程》《平語近人》《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等內容。XR黨建工作站機內設四大板塊28個主題,黨建VR虛擬現(xiàn)實頭戴式顯示設備和AR臺機分六大系列,包含37個內容,257個主題。
“思政VR的課程內容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他們對思政理論的理解和認同。學校思政VR中心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思政課程的形式與內容,讓思政課程不再局限于課堂和課本。同學們可以化身歷史故事中的人物,沉浸式體驗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激情,深刻體會新中國成立的艱辛?!敝x廣深老師介紹道,學校思政VR實踐中心將傳統(tǒng)思政理論與虛擬實踐相結合,通過生動再現(xiàn)具體的歷史場景和社會現(xiàn)象,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可感。此外,VR實踐教學方式有效解決了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難題,降低了虛擬仿真教學的成本,提高了教學的覆蓋范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傾聽心聲:面對面解疑釋惑 共話成長與發(fā)展
“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哪些困難?”“對教師上好思政課有什么意見建議?”“在迎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工作中,大學生如何展示自我?”“新時代大學生如何正確面對就業(yè)觀?”……在“北斗星?天工夜話”活動現(xiàn)場,謝廣深老師親切地詢問學生,并真誠地傾聽同學們的真心話,為他們釋疑解惑。
在交流過程中,青年學生們暢所欲言,話題涵蓋思想認識、社會實踐、國內國際形勢、思政課程與專業(yè)學習發(fā)展、理想與現(xiàn)實、實訓與就業(yè)、信息化建設與人工智能等多個方面。謝廣深老師表示:“在思政賦能學習和生活的良好氛圍中,同學們積極反饋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對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建議,貢獻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金點子’?!?/span>
最后,學校教師于永清在主持講話中勉勵青年大學生:一要充分用好學?!爸髡n堂”與社會“大課堂”,放下電子設備、走出網(wǎng)絡空間、走向運動操場,秉持學?!白粤⒆詮姟窐I(yè)樂群”的學校精神,講好學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故事,傳播學校發(fā)展好聲音;二要在強化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夯實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三要在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中積極發(fā)揚主人翁精神,以一流表現(xiàn)和優(yōu)異成績迎接評估,為學校高質量發(fā)展貢獻青春力量。
一審:何轉紅
二審:謝旻旻
三審: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