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溝通與實踐能力,我校于今年暑期組織學生赴美參加暑期工作與旅行項目(SWT)。三名同學——晏海晨、袁志濤、周毅,分別在美國不同州域開展了為期三個月左右的實習工作。他們在異國職場中直面挑戰(zhàn)、積極成長,收獲了寶貴的國際經(jīng)驗與人生感悟。
初入職場:從文化碰撞到主動融入
作為大二學生,晏海晨同學在實習初期經(jīng)歷了強烈的文化沖擊。從“提前半小時到崗卻空無一人”,到因語言緊張而忘詞的自我介紹,再到不熟悉西餐禮儀與公共設施,他在“笨拙”中開啟了職場第一步。然而,在mentor的耐心指導和同事的友善幫助下,他逐漸掌握了效率工具,敢于在會上提問,甚至向美國同事介紹中國美食與文化,實現(xiàn)了從忐忑到從容的轉變。

袁志濤同學則憑借“初中英語基礎”勇闖美國。從面試時的“全程懵”到簽證環(huán)節(jié)被連續(xù)追問12個問題,他依靠充分準備與積極溝通順利過關。在位于高緯度孤島的工作環(huán)境中,他克服了網(wǎng)絡不便與作息差異,并在同事的鼓勵與幫助下,突破語言障礙,順利完成工作任務,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參與務工,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與能力的雙重收獲。

成長蛻變:語言突破與跨文化理解
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周毅同學已是第二次參與SWT項目。今年他在奧蘭多水上樂園擔任公共區(qū)域服務員,每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交流。他感慨:“英語不是課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交流工具?!痹谂c游客的頻繁互動中,他的口語表達愈發(fā)熟練,心態(tài)也從“害怕說錯”轉變?yōu)椤皹酚跍贤ā?,真正實現(xiàn)了從“學英語”到“用英語”的跨越。
同學們不僅在語言上取得進步,更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中學會理解與尊重。袁志濤與來自全球的同事共事,了解到豐富的文化差異;晏海晨通過午餐便當引發(fā)對中國美食的討論,成為文化交流的契機;周毅則在服務中感受到“沒有人真的在意我的口音,他們更在意我是否真心想幫忙”。

豐富體驗:在工作與旅行中拓寬視野
實習期間,同學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體驗美國社會與自然風光。周毅用自己賺取的收入前往波士頓、邁阿密、洛杉磯等地旅行,感受不同城市的風貌;袁志濤與同伴在芝加哥、紐約等地打卡探索,甚至登上特朗普大廈觀景臺,體驗當?shù)厝宋娘L情;晏海晨則在與同事的日?;又校⑵鹂缭絿绲挠颜x。此外,同學們還積極參與當?shù)匚幕顒?,如劃船比賽、夏日圣誕節(jié)、國慶燒烤、湖邊跳水等,進一步融入當?shù)厣?,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項目收獲:不僅是實習,更是人生的成長
回顧這段跨越太平洋的旅程,同學們普遍認為,最大的收獲不僅是實習證明或經(jīng)濟收入,更是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與心智的成熟。
晏海晨在實習心得中寫道:“這趟旅程最寶貴的,是一個職場菜鳥跌跌撞撞卻始終向前的勇氣。”袁志濤用“Just do it, everything is possible”鼓勵更多同學勇敢嘗試。周毅則將這段經(jīng)歷視為“畢業(yè)前最特別的一份禮物”,讓他“明白自己還能走得更遠”。

我校始終秉持“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理念,積極拓展海外實習與交流項目,為學生搭建走向世界的平臺。本期赴美暑期實習項目不僅幫助同學們提升了專業(yè)實踐能力、英語溝通水平與跨文化適應力,更培養(yǎng)了他們的獨立精神、開闊視野與文化自信。今后,學校將繼續(xù)推動更多高質量海外項目,助力更多學子在國際舞臺上綻放青春光彩。


